猕猴

Macaca mulatta   Zimmermann
   

  1194  浏览



形态描述

最常见的一种猴。个体稍小,颜面瘦削,头顶没有向四周辐射的漩毛,额略突,肩毛较短,尾较长,约为体长之半。通常多灰黄色,不同地区和个体间体色往往有差异。有颊囊。四肢均具5指(趾),有扁平的指甲。臀胝发达,肉红色。

生物学

从低丘到3000-4000m高海拔、僻静有食的各种环境都有栖息,是我国现存灵长类中对栖息条件要求较低的一种。喜欢生活在石山的林灌地带,特别是那些岩石嶙峋、悬崖峭壁又夹杂着溪河沟谷、攀藤绿树的广阔地段,往往是猴子最理想的生活场所。集群生活,猴群大小与栖息地环境优劣而有别,一般都有十数头或数十头。繁殖和缺食季节,往往集群大些,故活动范围也较大。采食野果贪婪嗜争,边采边丢,只食甜熟果子,未熟果却丢弃,故猴群过处往往遍地断枝弃果,因而对野果的可利用程度较低,必然要扩大觅食范围,活动时间也往往较长。一般于11月至12月发情。次年3月至6月产仔。妊娠期为163天左右。雌猴2.5-3岁性成熟,雄猴4-5岁性成熟,但最早于6-7岁参与交配。哺乳期约4个月。在饲养条件下寿命长达30岁(王酉之,1994)。

国外分布

国外主要分布在印度、尼泊尔和东南亚地区。

国内分布

西藏,河南,福建,河北,广西,甘肃,贵州,云南,安徽,青海,陕西,江西,广东,四川,湖南,湖北,海南,浙江,山西

其它信息

种群现状 我国是猕猴资源的富产国,60%以上的省(区)都有出产,虽然分布不均、分布区不连续,但分布面积仍相当广。据近年来各地对猕猴资源不完全的估算统计综合,目前我国的猕猴数量约20万只左右。其中主要产区之一的广东省约1万只;广西约3-5万只;贵州约3-5万只;云南约5-6万只;其它地区共约3-4万只。从一些地区的调查结果分析,目前猕猴资源最多仅及四五十年前的20-30%。以广东、广西、湖南、福建、河南等地的猴源下降最甚,许多地区甚至连猴迹都断绝多年了。
致危因素 1、乱捕滥猎是猕猴致危的主要因素。50年代我国不少产猴区,猴子数量多,固而出现猴子下山糟蹋农作物的猴害。群众为保护庄稼,千方百计组织捕杀,有关部门大量组织收购并出口,导致弥猴资源遭到致命的破坏。此后,虽原则上控制在仅限人工饲养繁殖的后代,方可出口,但年出口量仍然可观。1983-1992年中的7年间,国际濒危物种公约的进出口年度报告数字表明,一些发达国家从我国进口的猕猴大约为8000只,平均每年约1000多只。 2、猕猴分布区人口的增长,开荒毁林和乱砍乱伐是猕猴致危的另一原因。猕猴的主要生境虽然不是主要的开发对象,但其附近地区的开垦,也迫使存猴进入窘境。 3、通过南方边境贸易流入我国的各种猴,弥猴虽不是主要种类,但也在其中。久之则免不了流入野外,导致外来与本地种群的混杂,不利于其保护。
饲养情况 猕猴是一种重要的实验动物,而且也比较容易饲养。目前已作为科学实验动物被大量饲养,饲养种群规模达数千以上,一度出口量相当大。同时,在国内的所有动物园中均有饲养和展示。少量的弥猴还被马戏团驯养作表演用。
现有保护措施 已被列为国家 II 级保护动物。已经建立的许多保护区,对弥猴的保护起到一定的作用,如莽河保护区(山西)、乌岩岭保护区(浙江)、鸳鸯猕猴保护区(福建)、济源猕猴保护区(河南)、辉县猕猴保护区(河南)、辉县石门沟保护区(河南)白松岭保护区(河南)、桑植八大公山保护区(湖南)、内伶仃-福田保护区(广东)、担杆岛猕猴保护区(广东)、上川岛猕猴保护区(广东)、崇左珍贵动物保护区(广西)、大新珍贵动物保护区(广西)、下雷水源林保护区(广西)、扶绥珍贵动物保护区(广西)、布柳河水源林(广西)、穿洞河水源林(广西)、铜鼓岭保护区(海南)、大花角保护区(海南)、南湾猕猴保护区(南海)、南郑猕猴保护区(陕西)。有的如海南岛南湾猕猴保护区建立20多年来,猕猴增殖了近10倍,数量逾千头。一些地区成立了猕猴等实验动物为主的繁殖饲养场,一定程度上,保证了实验和贸易的需求。当前的问题是缺乏规划和严格管理,不少猴场饲养管理水平差,种猴来源杂乱,检疫不严,带病带菌的占不小比例,对保护和合理利用弥猴资源是一种破坏。
保护措施建议 为了人类的科学和医疗保健事业的需要,使用必要的弥猴开展实验,是可以理解的。但是,我国保护、恢复、发展和合理利用猕猴资源的具体规划措施尚需大力加强。在一些弥猴的分布区内,人类经济活动不断发展,深入一些山区深处,引起猕猴进入农田,盗食庄稼,破坏严重。为了达到经济开发和保护猴类统一协调,防止矛盾激化,有关部门宜切实指导地区经济和自然保护相协调的发展规划,给野生动物资源留下必要的生存空间。主管部门对野生弥猴资源的保护、利用和管理要认真管起来。发展饲养繁殖业应根据需要制订必要的规划和管理规程,防止为了牟利而盲目发展以致过剩。饲养管理水平差的要限期整顿,有的整顿无效的则应予关闭。